文╱李美涼 已發表於No.80期 台灣山岳雜誌
惡名昭彰的K2殺人峰,又奪走了11條人命,但登山者探險的腳步卻永遠不會停止……。
八月初從國際新聞網中得知K2發生嚴重山難,共有11名登山客,於八月一日登頂K2,下撤時,因突然遇到雪崩不幸喪生,其中三名南韓人、兩名尼泊爾人、兩名巴基斯坦人、一名塞爾維亞人、一名愛爾蘭人、一名挪威人和一名法國人,惡名昭彰的K2又增添一筆慘痛山難。
K2 殺人峰
喬戈里峰位於新疆與巴基斯坦喀什米爾交界處,海拔8611米,為世界第二高峰,被登山界稱為K2峰。高度雖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山勢陡峭,雪崩頻繁,攀登難度和危險程度遠高於珠峰,被認為是世上最難攀登的山峰,統計上也是最危險的一座山峰。自從1954年義大利人首次成功登上K2之後,截至今年為止,成功登頂者僅299位,登頂的死亡人數是77人,登頂死亡率高達25%,相較於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者超過三千人,登頂死亡率約10%,顯見困難許多。
K2惡名除了今年有11人喪生之外,1986年13人喪生,1995年8人喪生。而2002年、2004年及2005年,三年的攀登季竟然沒有任何一位能成功登頂,這在珠穆朗瑪峰幾乎不可能發生,顯示著K2是一座多麼困難及危險的山峰,難怪被登山界稱為殺人峰。
根據獲救隊員事後說明,事故的原因除了遭遇雪崩之外,還有路線繩索架設出現錯誤。登頂當天,雪巴竟然漏掉了必要的200公尺繩子,並將繩索架在8611米高的糟糕位置上,包括一個類似“瓶頸”的山溝,這山溝是最“麻煩的”地點,讓登山隊員花了數個小時,一切都很慢很慢,後來有的人開始撤退,因為他們不再相信路線的架設工作。
登頂時間晚了(一般登頂關門時間是下午3-4點),這次最後一位登頂者直到晚上八點才登頂,他們在凌晨摸黑下山。幾位速度最快的攀登者登頂下撤,開始通過“瓶頸”(Bottleneck)時,上方的冰架突然崩落,砸下來的冰塊使得挪威隊員當場死亡,二名雪巴被沖走,固定的繩索被扯斷,三名韓國隊員被掛在懸崖上,等不到救援,其他人在黑夜中,在死亡區域的海拔高度,慌亂下山,而陸續摔死,11名登山者在同一天罹難,有3名傷重者獲救。
出事的隊伍都是沿傳統路線東南脊(Abruzzi Spur)而上,儘管是傳統路線,也是成功登頂人數最多的路線,但這條1954義大利人首登的路線還是非常的困難。攀登路線都超過45度以上,其中C2→C3最困難的路段,並有超過400公尺將近垂直的冰岩混合路線,最後登頂路線在8300公尺處被稱為 ”瓶頸” 的山溝,更有一段接近垂直高100公尺的冰壁,加上八千公尺以上氧氣稀薄、寒冷強風,是登山者極大挑戰的路段,過去有許多人在此滑墬喪生,這次意外也是發生在這裡。
倖存者決心繼續攀登 登山探險夢想不會停止
山難事件發生後引起國際間的震憾和悲痛,檢討批評的聲音也隨之而起。義大利登山家梅斯納說,K2這次事故死亡人數之多讓人警醒,部分原因是登山運動如今變得太商業化,使一些缺乏應急經驗的登山者相信只要交一些錢,並跟著大群人走,他們就不會遇到什麽危險。有隊員表示:『這次事故本來可以避免。這些山峰吸引了太缺乏經驗,太天真的人們。』登山者高估了自己能力、低估了山峰的艱難危險。
儘管慘痛的山難一再發生,這些八千公尺的雪峰向來就是充滿危險性,生死經常在一瞬間,但它吸引的正是一些熱愛冒險的人。此次生還的范羅因曾在1995年攀登K2時遭遇雪崩,造成手臂骨折,頭部受傷,這次造成的凍傷很可能奪取他的幾個腳趾,但他說他還會繼續攀登。因為一個疏失延誤出發,途中決定下山因而救了自己一命的美國人尼古拉斯•賴斯,正考慮重返K2。
山永遠在哪,登山者探險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