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精靈編著 2007-04-04-3
一般體能訓練,主要為:跑步;游泳;單車;爬樓梯;跳繩,目的在訓練肌理及心肺功能,訓練會有一定的適應性及慣性期,所以,以上所有訓練,都會有出汗;痠疼的效果。(做增加強度的調整與否,是依據自已的體能及肌肉的反射,適應性為準。)
註:確記每次動作前,請先拉筋,暖身,不能偷懶,以免受傷。多做深長呼吸,吐氣訓練。每次運動後,也請要作收操拉筋,暖身,喝溫開水(忌喝冰冷飲水)。
一、基礎體能(有氧運動):
第一階段:走路 ~ 每次至少15 ~ 20分鐘,每週最少3次。爬樓梯 ~ 每次至少15 ~ 20分鐘,每週最少3次。蹲下;站立 ~ 每次至少30次下,每週最少3次。
第二階段:走路 ~ 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每週最少3次。爬樓梯 ~ 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每週最少3次。蹲下;站立 ~ 每次至少50次下,每週最少3次。
第三階段:以第二階段所練的,再加上負重訓練,背包裝填重量,女生為:7kg,男生為:9kg,每週最少3次。
第四階段:背負重量再增加,女生為:12kg,男生為:15kg。每次至少60分鐘,每週最少3次。
二、肌力訓練:手臂、腹部、腰力、腿部(大、小腿)(舉重啞鈴、單槓、伏地挺身、仰臥起坐)
三、負重訓練:背負女生為:12 ~ 15kg,男生為:15 ~ 18kg登山活動。
四、環境模擬訓練:惡劣天候、大晴天、摸黑、寒冷。
伍、長程耐力訓練:(摸黑)10krs。
六、技能操練:繩結、繩隊行進、Belay。
七、裝備打包、搭設營帳、炊事(炊具操作)
真的,體能訓練該作嚕,不然就沒有下次去山上的機會嚕
開始去-運動
「運動」這字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要思前慮後才決定要付諸於行動與否,(ㄧ般這種症狀特性為:身體或有微恙;或是上了年紀的人)。多數人會把「運動」換化成是一項工程,思考著要穿什麼衣著,鞋子,乃至於帽子,出門時是否要帶瓶水,要幾點起床,要怎麼叫醒自已,要到哪去「運動」…等等,這些工程瑣事都想好了,那工程的下半段,就要「運動」多久?怎麼「運動」?
「運動」的選項:跑步?騎單車?爬山?游泳?打拳?跳舞?散步?…
為了「運動」思考的量能遠差於實際的體能,又想著是不該再怠惰,的確是該「運動」,總是,為了自已身體的健康著想,「運動」是必要的。
以下是依據,個人往日怠惰過程經驗,研究改良所得,提供入門「運動」方式如下:
確記每次動作前,務必請先舒緩暖身,拉筋,萬不能偷懶,以避免未運動先受傷。呼吸吐氣宜做深吸長吐反覆訓練。而每次運動後,相同的也請務必要作舒緩收操暖身,拉筋,補充水分宜喝溫開水(切忌喝冰冷飲水)。
第一階段:
走路訓練基礎體能(有氧運動):
第一週:不得少於4次,一般走路 ~ 每次至少 30分鐘。
第二週:不得少於4次,雙臂擺手大步走路(比一般走路快,比慢跑慢) ~ 每次至少15 ~ 20分鐘。每次都要有達到出汗效果。
第三週:不得少於3次,雙臂擺手快步走路(比一般走路快,接近慢跑狀態) ~ 每次至少15 ~ 20分鐘。每次都要有達到出汗效果。
註:1.雙臂擺手動作,左右雙手上下擺動須與肩齊。
2.每週每次運動,不可連續不停,當以「運動」2次休息1次或「運動」3次休息1次,務必讓肌肉有充分休息,才能達到運動效果。
3.如果可以就飲食上應做改變調整,例如:禁食(紅肉:如牛、羊)它會造成多餘的乳酸堆積,會讓肌肉痠疼疲勞。可以食用白肉:(雞肉、豬肉)蔬菜以根莖類如馬鈴薯、紅蘿蔔、豆類為先,次為葉菜類。再水果,穀類,澱粉類-碳水化合物。
一般基礎體能訓練,主要為:跑步;游泳;單車;爬樓梯;跳繩,目的在訓練肌理強度及心肺功能,訓練會有一定的適應性及慣性期,所以,以上所有訓練,都要達到有出汗;痠疼的效果。(先以量為基底,再做增加強度的調整與否,是依據自已的體能及肌肉的反射,適應性為準。)
入門「運動」體能訓練
冒險精靈編著200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