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最頂級的~野炊午餐及活動後的精緻點心及特調冰品飲料

冒險精靈的溪谷午餐野炊餐食及精緻點心還有特調冰品飲料及飲用水

冒險精靈的溯溪不僅只是首重安全溯溪,活動於溪谷裡享用的午餐野炊美食,更是大特色。

中午,我們會為隊員們準備清涼爽口,豐富多樣的海鮮沙拉三星蔥炒培根燒餅裹著搭配+養身小白菜羊肉熱湯+淡水魚丸+特級香脆魚酥+花枝羹

蝦子

關於攀岩,好玩的事

圖文/孟佑、宜潔 2019/11/15

今天是小朋友攀岩課程第二次上課,經過上次的課程,小朋友們已掌握基礎攀岩動作,剛進到岩場紛紛跟教練問聲好,就上牆玩耍了。

時間一到,請大家集合,每位小孩都熱好身。

其實事先有在牆壁上動手腳,偷偷在牆上藏了很多圖案的小貼紙,有花、鳥、各種動物,等著小朋友們尋找。

介紹好遊戲規則後,小朋友開始觀察、摸索、發現並取下貼紙還回來,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第一輪的貼紙很快就被大家通通找到了!

接著讓大家挑戰橫渡可樂杯,不同方向來回可樂杯時,遇到同時想通過地形到另一邊的人,倆人誰也不讓誰,這時候請他們比耐力看誰先掉下來,持續練習耐力橫渡…。甚至開始討論起攀爬方式,互相嘗試與評比,找出一個能最接近目標的模式,越來越像個小小攀岩家了呢。

 

圖片 1 圖片 2

趁熱鬧遊戲時偷偷把貼紙在貼回牆上,只是這次難度上升了一級,嘿嘿嘿。

第二輪的貼紙,動了些巧思。孩子們展現出乎意料外的膽量、耐心,很認真地觀察岩塊、尋找貼紙。

一位小朋友看到好高的貼紙,周圍沒甚麼岩塊就抱怨:「你(教練)怎麼可以用身高優勢?」

只好笑呵呵地說:「你一定摸的到。」就這樣放著讓大家動動自己的小腦袋與身體去感覺。

結果,一開始抱怨貼紙位置的孩子都將高處的撕下來了,而這些位置偏重需要身體平衡的。

有位孩子力氣特別大,大多數較艱難且需要力氣的貼紙都是他撕下的,展現出十足的小孩王風範。

尋找貼紙的過程,小女孩找到多數需要細心觀察的位置,覺得能拿下來的貼紙會自己嘗試,不能的就招呼力氣隊幫忙。

在第二輪結束之時,小朋友們紛紛請求教練再貼一輪,而且還約定好不會偷看,大家真是太棒了。

圖片 3圖片 4

第三輪的貼紙,很多都放在懸板的外側,小朋友們看的見卻又摸不到,紛紛苦了小腦袋,不過這次居然沒有人抗議。

摸不到後第一個動作是雙手叉腰,看著岩牆,很自然地脫口而出:「我要好好地想想。」完全就像個老練的攀岩者。

沒錯,絕對不會貼你們不行的位置,動動你們的小腦袋吧!

看著岩塊沉思一會兒開始動作,從第三面上牆後,橫渡到懸板,手雖然無法往下勾到貼紙,腳可以吧?就嘗試用腳把貼紙撕了!有一就有二,接著就從第一面側板上攀,用另一隻腳撕另一張貼紙。

下一個貼紙放在天花板上,沒人爬得上去,也沒人勾的到,大家站在牆下想著能怎麼辦時,有位開口:「我們能用軟墊!」

眾人七手八腳開始搬一塊軟墊,呀!不夠高!那再拖一塊,直到有人能站上把貼紙撕下為止。

看他們自己想辦法解題,並成功完成,真是開心。

很可惜是還有一個特別挑戰的貼紙沒被撕下,有點可惜,稍微保留些遺憾,留給下一次吧!

圖片 5

第三輪結束後沒剩多少上課時間了,讓一位這次課堂中較少爬上牆的小朋友當考官,請他幫忙藏貼紙,同時身手比較敏捷、俐落的小孩則是玩困難的單點挑戰。

考官藏好後請挑戰組找貼紙,結果小孩心很軟,立馬就破題給朋友:「我藏好了!通通藏在這邊的洞洞裡!」

大家聽到二話不說,馬上往洞洞岩塊爬過去,一下子就找出所有貼紙了,哈哈哈哈。

 

下次要玩什麼呢?

【雪地必備裝備】冰爪怎麼選擇 ?

【雪地必備裝備】冰爪怎麼選擇 ?
文:劉文賢、李美涼    圖:沈紘煬、劉文賢、各廠商型錄

冰爪的分類:
依爪數分類有:四爪、六爪、十爪、十二爪、十四爪..等
依功用分類有:健行用、冰攀用
依材質分類有:鋁合金、鋼製、鈦合金..等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分類。

秒懂! 雪季登山鞋怎麼選?

_dsc6961

圖/文:劉文賢、李美涼

登山鞋大致上可分為
Hiking Boots/Shose  、  Backpacking Boots  、  Mountaineering Boots   三種:

建議:
※在台灣雪地訓練,建議至少準備Backpacking Boots以上等級之登山鞋。
※如有意出國攀登雪山,建議準備一雙合腳的 Mountaineering Boots。
※如有意出國冰攀,建議準備一雙有前後快扣的 Mountaineering Boots。

繩結-最靈活實用的

繩結應用,先求取容易上手且能快速打出結型,同樣的是要以能容易拆解的繩結,為優先

首要

確認繩子及部位名稱,繩結結型名稱;形狀(包含正反面)

再要正確認知哪些繩結是可以應用在何處?

每次練習打繩結時,一定得要求確實,務必做到每一次打好的繩結,都必須做理繩,最後再做收繩(收尾)處理

最後

每次打好的繩結(結型)若是覺得怪怪或是好像不是可以馬上確認正確,再或是有絲毫遲疑感覺,這繩結就絕對是不適任,必須從新打過或請別人代打確認

以下是整理出最為適用繩結

平結(基礎結)

半扣;雙半扣(架設)

營繩結(營帳架設)

單8字結(基礎結)

雙套結(架設常用)

雙8字結(古老基礎結,亦可做架設)

雙漁人結(基礎結)

雙稱人結(架設常用)

稱人結(基礎結)

變形稱人結(架設常用)

普魯士繩結(古老實用)

義大利半扣(古老確保)

連接結(實用)

收繩(實用)

(著作:冒險精靈技術部)

還在把扁帶(傘帶)當主要的裝備使用者..請看..

[渡溪技術]

我的前輩這麼說著..2.長距離橫渡的主繩,宜使用較不吸水的浮水繩,以減輕水阻力。(這意涵是指圖上顯示使用扁帶(傘帶)當主繩使用含水性高?)

—那麼.還是很多慣用扁帶(傘帶)當主繩;固定架設;更甚..還教用於垂降..這樣說來..如果是用這沒認證的扁帶(傘帶)是不能算是專業,不然就是當命不值錢喔!!!

請大家思考囉!!

看見小孩在岩壁上跳舞(二)

看見小孩在岩壁上跳舞(二)

By 偉忠

 

克服高度的恐懼

接觸到岩壁的小孩,大多數都會呈現亢奮的神情,這是天性向上的衝動使然。

第一次攀岩的小孩,多半是一股腦不經思索,就著急胡亂向上攀爬,然而攀爬在不熟悉岩塊上,不安的手腳碰觸著岩塊,就會不知所措,呈現緊張慌亂模樣,其實,小孩們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必須克服向上攀爬後,對於高度的恐懼。

 

我們如何在很短的時間裡能讓小孩們全神融入聽從我們的引導,進而建構出彼此的信賴,然後敢於接受我們給予的高度挑戰。通常我們在說明攀爬路線時語氣必須是清楚且口吻和緩,亦不急不徐的導引,能安穩的讓他們手腳並用向上攀爬,特別是在起攀的第一步,我們的手會先輕點一下她(他)的後腰,讓她(他)知道我們是有在後方保護著。

 

有些小孩手一觸碰岩塊,腳踏上岩塊,手腳便不安的亂使勁,而引起的緊張通常會使原本正常的呼吸忽然變成快而短促,甚至紊亂,亂了思緒章法,左手右腳常常的是分不清楚的。有時候我們會提醒是用那筷子的那隻手抓住那岩塊,不是捧碗的那隻手,不過遇到左撇子的,這時候就是語意不通啦!

 

也有些小孩會是很誇張的大聲吼,大聲尖叫哩!和平時就是判若兩人般,這是小孩們紓壓能量的一種管道。

 

鼓舞小孩們慢慢的向上攀爬,讓小孩們願意接受挑戰,一次次爬上高處。當小孩們在高處露出那充滿自信的眼神,向下搜尋我們給予肯定讚許,這時候表示小孩們已經克服了對於高度的恐懼,那也是我們耐心付出的最好回報。